新铅笔小说

第87章 福州内乱,有人做内应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转载请注明来源:新铅笔小说xqbxs.cc

原来内应是李仁达,他上次怂恿黄仁讽杀王继昌未果,黄仁讽迁怒于他,王继昌记恨他,整个福州城都没人举荐他,吴越军也看不上他,以至于他堂堂闽国先都指挥使,在吴越竟然没混到一官半职。

李仁达决心再次反水,派人暗中联络上了陈觉,表示愿意打开城门,陈觉也发挥大嘴巴忽悠人无底线的才能,许诺一旦破城,以刺史之位相酬。李仁达顿觉久旱逢甘霖、千里遇知音,尽心尽力的筹划起开城之事。

李仁达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若论起叛变之快,那是吕布骑上赤兔马也及不上的。李仁达最早是王延钧的元从都指挥使,王延羲(即王曦)即位后,他叛变,投了王延政。然后王延政出兵讨伐朱文进时,他又投了朱文进。吴越军至,他又投吴越军。等到如今,他又投南唐。变脸之快,史书上恐怕无出其右者。

李仁达手中无兵,便去找黄仁讽,黄仁讽把他大骂了一顿,并说:“念我们同僚之谊,我不告发你,你走吧。”

李仁达见此路不通,心说活人还能让尿憋死,转头去找王继昌。

王继昌因李仁达撺掇黄仁讽与他内讧,记恨在心,只是没找到机会杀他,见他送上门来,二话不说将他捆了个结结实实。

正要将他剖心挖肺时,李仁达出言劝王继昌改投南唐,王继昌笑得差点跌倒。心说投了南唐然后像王延政、王继勋一样被送到金陵圈禁起来吗?

王继昌正要杀他,李仁达大叫:“公请我听我一言,再杀不迟。”

李仁达便阐述为何非投南唐不可,称李景达已大败吴程,不日即将赶来福州会攻。若是早投,尚可享荣华富贵,若是晚了,恐怕就是金陵圈禁的下场了。

王继昌冷笑道:“我叔父(王延政)不也是圈禁金陵,左右都是圈禁,我不如多坐几天节度使的位置。”

李仁达急道:“大不一样啊,早投唐国(指南唐),那便是率州来投,使君只是王延政的从子,将来官运亨通,也未可知。等城破再投降,那便是以吴越国节度使的身份被擒,说圈禁都是轻的了。”

“福州离吴越近而离金陵远,陛下若为了稳定人心,杀了使君也是说不准的啊。”李仁达苦口婆心道。

王继昌冷笑道:“你这么苦心劝我,唐国许了你什么好处?”

李仁达也不讳言:“唐国许我刺史之位。”

王继昌冷哼了一声,放过了李仁达,便与其商议如何联络城中的旧部、如何乘机打开城门。

连续几日大雨,到了晚上,吴越守军自知留从效不可能在这种时候攻城,便放松了警惕。王继昌暗中联络了几十名旧部,汇合自己的亲兵,偷偷汇集至南门附近的小巷中,准备偷袭城门,拿下后开城投降。

哪知他们走到一半,却见前面一金甲红斗篷的武将持凤嘴刀当街立在那里。

王继昌心里发毛,低声问道:“来者何人?”

来人缓缓走近,竟是黄仁讽。

黄仁讽脱掉头盔,露出都已发白的须发道:“老夫今年已过古稀,人早已活够了,今教公子一言。人之所以为人,因有忠、信、仁、义。我有负于富沙王(王延政,此时他降了吴越,不方便称其为陛下),不忠;他把您托付给我而我想杀您,不信;吴越不杀我等,是为仁。封公子节度福州,使公子可以奉祀祖庙,是为义。我无忠信而吴越有仁义,今我等降了吴越,不能再反叛于他,失了仁义。”

王继昌窘道:“你怎么跟个书呆子一样聒噪,还不让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猫头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铅笔小说xqb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虚拟战线三国云飞扬异域人生回到明朝当太子大国崛起1857大明公侯大唐国妖医入白蛇异域纵横记江东幼虎非洲帝国重生明末当皇帝猎明大汉昌邑王晋枭大明小官人明末第一强藩五胡明月大明之帝国再起从来没有的帝国大明至圣娶个毛妹当老婆战国修罗传纪元1701混在蜀汉当皇帝宗明天下唐时归汉室可兴樱花下的血刀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重生之朕即国家最终反击淘宝大明三流书童无赖帝师明风万里三国之蜀汉复兴宦海风流明末龙腾少女与枪与异界